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包括若干用于钢丝穿过的导通管、伴热丝和用于对导通管加热的高温管,所述导通管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导通管的两端均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上,所述导通管、伴热丝、高温管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导通管与所述伴热丝的垂直距离为24-35cm;该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通过将导通管、伴热丝、高温管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使高温管通过适应的距离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并利用中间层的伴热丝进行递热保温,使高温管对导通管进行有效加热的同时,避免了原有生产中直接使用高温管近距离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存在的容易烧坏导通管,导致钢丝发黑的问题,从而延长导通管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保证管式清退炉的使用效果。
【专利说明】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管式清退炉的使用过程中,由钢丝从管式清退炉最上方的导通管穿过,而由紧邻设 置在导通管下方的高温管对钢丝进行加热,在高温管的下方还设置有伴热丝。但是上述氢 退炉的加热保温设置存在着由于高温管直接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高温 管的高温会烤坏导通管,导致从导通管通过的钢丝发黑,不利于管式清退炉的正常生产使用。上 述问题是在管式清退炉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氢 退炉的加热保温设置存在着由于高温管直接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高温 管的高温会烤坏导通管,导致从导通管通过的钢丝发黑,不利于管式清退炉的正常生产使用的 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包括若干用于钢丝穿过的导通管、伴热丝和用于对 导通管加热的高温管,所述导通管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导通管的直径为12-25_,所述导通 管的两端均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上,所述导通管、伴热丝、高温管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 导通管与所述伴热丝的垂直距离为24-35cm。

[0006]优选地,所述伴热丝与所述高温管的垂直距离为27-32cm。
[0007]优选地,所述伴热丝采用镀锡铜丝,所述伴热丝的直径为7-llmm。
[0008]优选地,所述导通管的两侧均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上。
[0009]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通过将导通管、伴热丝、高温管由上而下 依次设置,使高温管通过适应的距离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并利用中间层的伴热丝进行递热 保温,使高温管对导通管进行有效加热的同时,避免了原有生产中直接使用高温管近距离 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存在的容易烧坏导通管,导致钢丝发黑的问题,从而延长导通管的使用 寿命,并有效地保证管式清退炉的使用效果。导通管与所述伴热丝的垂直距离为24-35cm,伴热 丝与所述高温管的垂直距离为27-32cm,通过设置导通管与伴热丝、伴热丝与高温管的距离 来保证高温管对导通管进行有效加热的同时,防止高温管容易烧坏导通管的现象发生。导 通管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导通管的直径为12-25mm,在钢丝顺利穿过导通管的同时,能够保 证良好的生产效果。导通管的两侧均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上,隔热 板在对导通管进行固定的同时,避免导通管的高温对管式清退炉的炉壁造成损坏,并防止高温 通过管式清退炉的炉壁导热后造成如烧坏其它生产工件或人员的问题的发生。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通过将导通 管、伴热丝、高温管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使高温管通过适应的距离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并利用中间层的伴热丝进行递热保温,使高温管对导通管进行有效加热的同时,避免了原有生产中直接使用高温管近距离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存在的容易烧坏导通管,导致钢丝发黑的问题,从而延长导通管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保证管式清退炉的使用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导通管,2-伴热丝,3-高温管,4-隔热板,5-炉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包括若干用于钢丝穿过的导通管1、伴热丝2和用于对导通管I加热的高温管3,所述导通管I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导通管I的直径为12-25_,优选为18_,所述导通管I的两端均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4上,所述导通管1、伴热丝2、高温管3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导通管I与所述伴热丝2的垂直距离为24-35cm,优选为26cm。所述伴热丝2与所述高温管3的垂直距离为27-32cm,优选为30cm。所述伴热丝2采用镀锡铜丝,所述伴热丝2的直径为7-11mm,优选为8mm。所述导通管I的两侧均设有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4上。
[0015]本实施例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通过将导通管1、伴热丝2、高温管3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使高温管3通过适应的距离对导通管I进行加热,并利用中间层的伴热丝2进行递热保温,使高温管3对导通管I进行有效加热的同时,避免了原有生产中直接使用高温管3近距离对导通管I进行加热存在的容易烧坏导通管1,导致钢丝发黑的问题,从而延长导通管I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保证管式清退炉的使用效果。导通管I与所述伴热丝2的垂直距离为24-35cm,优选为26cm,伴热丝2与所述高温管3的垂直距离为27_32cm,优选为30cm,通过设置导通管I与伴热丝2、伴热丝2与高温管3的距离来保证高温管3对导通管I进行有效加热的同吋,防止高温管3容易烧坏导通管I的现象发生。导通管I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导通管I的直径为12-25mm,优选为18mm,在钢丝顺利穿过导通管I的同时,能够保证良好的生产效果。导通管I的两侧均设有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4上,隔热板4在对导通管I进行固定的同时,避免导通管I的高温对管式清退炉的炉壁4造成损坏,并防止高温通过管式清退炉的炉壁4导热后造成如烧坏其它生产エ件或人员的问题的发生。
[0016]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ー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通过将导通管、伴热丝、高温管由上而下依次设置,使高温管通过适应的距离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并利用中间层的伴热丝进行递热保温,使高温管对导通管进行有效加热的同时,避免了原有生产中直接使用高温管近距离对导通管进行加热存在的容易烧坏导通管,导致钢丝发黑的问题,从而延长导通管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地保证管式清退炉的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用于钢丝穿过的导通管(I)、伴热丝(2)和用于对导通管(I)加热的高温管(3),所述导通管(I)均匀排列设置,所述导通管(I)的直径为12-25mm,所述导通管(I)的两端均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5)上,所述导通管(I)、伴热丝(2)、高温管(3)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导通管(I)与所述伴热丝(2)的垂直距离为24-35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丝(2)与所述高温管(3)的垂直距离为27-32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丝(2)采用镀锡铜丝,所述伴热丝(2)的直径为7-llm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管式清退炉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管(I)的两侧均设有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固定在管式清退炉的炉壁(5)上。
以上信息由丹阳方伟炉业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管式清退炉信息请访问http://www.fwluye.com/
|